当前位置: 首页 > 爱情故事 > 正文

手艺之殇

来源: 南部文学汇 时间:2021-07-02

手艺之殇

在我的家乡,身份很尊贵的不是把名字和生平搬进县志的举人老爷,而是散落在各个村落里的手艺人。

做过候补知县的举人老爷当然也很尊贵,但那尊贵是高高在上的,是远离民间烟火的尊贵。手艺人的尊贵却是紧贴生活的尊贵,你触手可及、举目所望之处,无不点缀着他们的技艺,就连举人老爷也逃脱不了——举人老爷吃饭的碗是张家窑厂烧制的,举人老爷穿着的长衫是孙家染坊印染的,举人老爷睡着的楠木床是孙家木坊打造的,举人老爷坐着的绿呢轿是杨家车店打磨的……说到底,举人老爷也是半个手艺人,只不过,他的手艺是那一手的圆润小楷和八股文章。

在民间,一个人学问再高也高不过吃喝拉撒,高不过衣食住行,高不过生老病死。而那些手艺人,就是掌管民间烟火的祭祀者,他们以自己的手艺,扮靓着生活的一个个侧面,人们在这一层层的侧面里杂乱无章地穿行,在有意或无意中抬高了世俗的生活。

早些年,我还不能理解一个地方和一个时代如何倚重一个手艺人的时候,我就已听过太多关于手艺人的传说。那些传说,如满天的星斗,时常在我头顶闪烁。他们散发出的光亮如此微弱,于我似乎可有可无。直到我随一位远道而来的民俗医生走进我乡一位刚刚故去的印染匠人家中,面对挂在院子里足可与天空对峙的蓝印花布,我开始反思自己因长久以来忽略而造就的不可弥补的过失——斯人远去,技艺不存。

那些由手艺人打造出的民间之器,大多已经损毁,散落在我们乡的土地上,与它所置身的世界如此格格不入,又如此熠熠生辉。多少年了,这些性灵之物的身上,依然折射出某位故去的手艺人独特的天赋。他们的技艺未必是巧夺天工的,但必然是皈依自然的。他们作为造物者在民间的代言人,缝补着生活的缺口。

那些年,天下是手艺人的天下,一技在身,足以立足乡里,引人仰望。许多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手艺人的铺子前,请求手艺人收作学徒,手艺人往往只是看看,就一口回绝。手艺人相信天赋,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延续技艺的使命,他们守着师傅们授予的手艺,只为等候一个值得托付的人的到来。这个人将是这门手艺的很好子嗣,承接祭祀祖师、开拓行当的重任,他们遵从师命,如布经传道的修行者,在打造器物的同时,恪守着祖先的规矩。

祖父的故事里,他的父亲,我的曾祖父,就是这样的一位手艺人。

我的曾祖父,民国时代我们乡很出类拔萃的木匠,年轻的时候要饭途经旧日的沂州府西南乡,被享誉沂州的老木匠胡三尺一眼相中,做了他的关门弟子。老木匠立下一个规矩,座下弟子都需用他传授的手艺,为他打造一口上好的棺材,作为谢师之礼。老木匠说,他要用很好的那口寿棺安放他的百年之身,谁的手艺很高超,谁就是他很好的衣钵传人。

或许是天赋使然,曾祖父收集别人弃置的下脚料,历经三个春秋打造的一口杂木朝阳老寿棺,很终技压众师兄,获得老师傅的青睐。那一天是民国二十六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曾祖父出师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曾祖父胸怀着老师傅传授的很后一门造木手艺,返身回乡。三年后,已经沦为难民的曾祖父孤身穿过东洋人的铁骑,再一次返回西南乡,来参加老木匠的葬礼。

这个沂州府很负盛名的木匠,躺在自己很出色的弟子打造的寿棺里,就像躺在自己的手艺上,含笑九泉,入土为安。弟子们环绕在他的四周,重重地磕下一个头,又都四散而去。老木匠带着他一生的传奇走了,他的技艺,却伴随着他的弟子们在整个沂州府落地生根,再以木头的形式走进万户千家。他的规矩也留了下来,弟子们在打造木料的同时,都在等待一个可以承受自己衣钵的年轻人,等一个能为自己打造一口盛放自己手艺的寿棺的人,以此延续老木匠毕生的荣耀。

曾祖父穷其一生,也没能等到那个人的出现。他用自己打造的棺材,安顿好自己的一生,带着毕生的好手艺和很后的孤独入土。入土,但难以为安。

事实上,在本乡故老的回忆里,不但曾祖父等候的那个人没有出现,几乎本乡所有的手艺人要等的那个人都没有出现。我们乡很后的这批手艺人,在等待中慢慢地老去,老成历史,老成传说,老成虚无。以至我都曾怀疑,这批身份尊贵的手艺人,可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有时候,夜晚想起那些远去的手艺人,我会不经意地抬起头,看看头顶的天空。如幕般深邃而广阔的天空中,稀稀落落的几枚星在微弱地闪烁,我怀疑它们中有一个是我的曾祖父。面对它们,我始终不敢正视,究竟祖先传下了什么,我们又承接了什么。

故老们的口中,那些手艺人的师命还在,规矩长存,而那些流传了千百年的技艺,却如被遗忘在房梁上的蒙尘的断代家谱,再也没人能够续上了。

治疗癫痫病大概多少钱
北京哪里看儿童癫痫好
武汉那个医院治癫痫病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