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抒情散文诗 > 正文

【散文风】做饭随想

来源: 南部文学汇 时间:2021-07-07

以前有个非常陈旧的说法叫“人过四十不学艺”。农耕时代人均寿命很短,活到四十岁,春秋已高,迫近暮年。苏轼在38岁即自称“老夫”(语出《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作于1075年),欧阳修则更为夸张,在38岁竞自诩“醉翁”(语出《醉翁亭记》,作于1045年)。难怪有“人活七十古来稀”之说。

 

而现在呢?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据说已经破“70”了。倘或某日听闻某人70岁而卒,除亲人悲恸外,他人亦觉惋惜。古时战乱频仍之时,有人激愤地说出“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话来。现在国泰民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这句话应该这样来讲“太平盛世间,做犬也幸福”。看着满大街穿得花花绿绿的宠物犬,人模狗样地跟在主人身边,不也是满满的一脸幸福吗?

 

去年以来已知天命的我,打破了“人过四十不学艺”的陋规,开始学习厨艺。参加工作30年来,整天在外忙碌,早出晚归,几乎没有做过一次饭。妻子一力承担了全部家务。现在有闲也有心多做一些家务,在心里补偿多年来对妻子的愧欠。同时不想重蹈老舅的覆辙。老舅今年80多岁了,一生未下过厨,全靠舅妈操持茶饭。有一次舅妈生病住院,儿孙们都在医院忙乎,他愣是在家中开水泡馍吃了好几顿。听说此事后,我深受震动。

 

初始,我在厨房跟着妻子打下手,当“实习生”。外购柴、米、油、盐、酱、醋、糖,内掌锅、碗、瓢、盆、勺、筷、刀,真真地体会出“人间烟火味,很抚凡人心”的意境。将近一年下来,我顺利“出师”,能够独立操作了。日前,一位朋友到家做客,对我的厨艺还赞不绝口呢!

 

从做饭中,我不仅学习了技能(“艺多不压身”嘛),获得了乐趣,融洽了家庭关系,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收获,那就是“健康”。

 

在家做饭,伴随着的就是在家吃饭。和在外吃饭相比,在家吃饭,对身体好处多多。

 

一是吃得随意。在外吃饭,无非三种情形:公务、请客、朋友聚会。前两种情形,对于下级和请客者来讲,那简直不叫吃饭,应该叫吃“任务”,拘谨自不用说。即便作为上级和被请者,在酒桌上不也有各种无形的束缚吗?朋友聚餐很怕碰到劝酒“执拗”者和说话出格之人,那种窝心哪胜在家里平平气气地随意吃呢?

 

二是吃得清淡。妻子从不喜欢在外吃饭。她总结出外餐饭菜的特点是辣、香、咸,一句话就是“口味重”。不少食堂是无辣不成席。另外面食往往不柔软。比如面条,往往就是稍煮即盛,吃后胃里不太舒服。而在家吃饭,根据自己口味和喜好去做,犹如买衣时量身定做。

 

三是吃得卫生。这恐怕也是大家一个共识。近年来,一些国内知名餐饮品牌企业,其卫生状况一再遭到媒体曝光,何况一般的饭店、食堂呢!在家吃饭,对食料购之细心,清洗认真,决无半点农药残留,餐具、环境自不用说,更无吃到“地沟油”之虞了。

 

四是吃得规律。在家吃饭,能够自我把控,定时定量,对身体大有裨益。不似在外,有时因情势所迫而暴饮暴食,伤胃伤肝伤了身体。从我自身来讲,还有利于控制体重,落实医生们“早饱、午好、晚少”的科学建议。近一年来,体重下降了十几斤,身心觉得清爽多了。

 

五可远离酒场。在外吃饭往往离不开酒,且“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人情、关系重重笼罩之下的酒场中,谁能独善其身?眼看着一个个喝倒了,一个个又前赴后继地跟上了。在家吃饭,若兴之所至,偶尔也会小酌一下。但饮之有度,微醺即止。不是说“花看半开,酒喝微醺”吗?此种境界很好。

 

(李运和2019.1.13日)

 

作者简介:李运和,60后,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曾在相关报刊和网媒发表作品数十篇。

 

郑州哪家医院治疗癫痫好
郑州比较好的癫痫医院
郑州那个医院看癫痫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