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哲理散文 > 正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反思论文

来源: 南部文学汇 时间:2024-03-12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反思论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反思论文1

  摘要: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高职教育制度日渐完善,高职院校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新建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必须意识到推进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以新建高职院校为例,多角度客观分析推进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层次探讨了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建高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教学工作属于新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院系两级管理体制作用下,系教学管理是其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和系教学管理水平紧密相连。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在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中,新建高职院校遇到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要通过不同途径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院系两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新建高职推进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1.1教学管理服务性较低,管理理念形式化

  部分新建高职院校两级管理部门以及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思想观念,仍然以管理者为中心,没有随时了解各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教学全过程安排的具体建议、意见,没有对这些重要方面提供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尽管部分新建高职院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与管理理念,甚至部分新建高职院校还提出“服务学生成长”这一全新教育理念。但由于刚成立不久,极易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新建高职院校并没有将“人性化”这一概念融入其中,导致“以人为本、服务学生成长”等教育理念形式化,没有落到实处。

  1.2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不合理

  新建高职院校没有客观分析院系两级管理特点、性质,构建合理化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仍然采用传统办学模式,而这已不符合新时期院系两级管理客观要求,无法有效指导院系两级管理工作,导致院系两级管理人员“权、责、利”模糊化,常出现“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现象。院系两级管理工作没有侧重点,而管理内容不具备“计划性、实效性”特点,各处室职能与系部门、系与系部门间处于独立的状态,院校两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3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不合理,院级教学管理自主性不高

  在推进院系两级管理中,新建高职院校没有客观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导致院系两级管理工作无法有效推进,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严重影响自身的长远发展。同时,院级教学管理自主性较低,校级权利过于其中,导致“权、责、利”分配处于失衡状态。比如,在院校两级管理实施后,院级管理工作内容大幅度增加,但相关方面的决策权并没有落到实处,常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现象,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新建高职推进两级教学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制定合理化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

  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新建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统筹兼顾,制定“科学、合理”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合理划分院与系二者的管理权限,有效转变职能,有效推进院系两级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院系两级管理软环境。新建高职院校必须制定可行的责任制,明确系部、行政职能部门二者间的权利与责任,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要构建规范、合理的“相互制衡、相互监督”机制。要制定合理化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各职能部门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有效“协调、监督”各运行部门,有效防止系部偏离院级工作轨道,确保新建高校可以动态监督各系部办学情况,从而提高办学水平。

  2.2优化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以信息化为基点的教学管理方法

  在推进院系两级管理过程中,新建高职院校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管理形式,科学调整管理跨度,促使两级管理部门更具活力,提高院系两级教学效率。新建高职院校要过鼓励各系部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性质,结合各方面情况,采用适合系部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避免院级权限过于集中,促使各系部健康发展。同时,新建高职院校要注重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点,结合专业特色构建全新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教学更具特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促使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具有鲜明的'“实用化、规范化、科学化”特点。此外,新建高职院校要构建合理化的数据信息采集平台,做好各方面采集工作,不断拓展信息流通途径,有效传递各系部各方面数据信息,做到“统一口径”。

  2.3强化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服务意识

  新建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不同途径强化教学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正确看待教育事业,将其作为终身奋斗事业,在教学实践管理中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一条更适合“本校、本院”发展的道路,更具时代特色。新建高职院校要培养教学管理者为教师服务的意识,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解决困难,充分展现自身各方面价值。此外,新建高职院校要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借助教学管理制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建高职院校必须将推进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放在核心位置,全方位认识这项工作。新建高职院校要结合当下自身各方面情况,制定合理化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优化完善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以信息化为基点的教学管理方法,强化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服务意识,构建全新的绩效考评体系等。以此,确保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多层次提高办学质量,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打造品牌效应,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

  参考文献:

  [1]彭东黎,李柏林.探析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层面教学督导机制的构建与运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26):52-55.

  [2]陈雪梅.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教学秘书的角度[J].教育现代化,20xx(27):274-275+278.

  [3]杜国用.高职院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xx(15):196-197.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反思论文2

  摘要: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我国应借鉴国外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现状,从转变运行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政府规划和管理等方面入手,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教学质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完善

  教学质量是评价高职院校办学竞争力的主要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教学管理体制又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会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是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过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一、国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点

  美国的社区学院的教学管理体制分为集中管理和地方管理两种模式。集中管理由区长负责,每个区负责管辖3-4个社区学院,在区长集中管理的同时还设有区董事会,对议案进行集中表决。地方管理模式则是在学院设立管理局,主要对各社区学院组织机构的设立进行核准。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具有很强的民主性,在执行时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学生和教师都采用双向选择机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都很高,学校也会根据学生要求和市场需要对授课时间、授课内容、课程安排和专业设置等进行调整。德国高职学校实行“双元制”的教学管理运行体制。学院成立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负责决定学院的重要方针政策,审定教学计划和教材,协调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相关问题。德国高职学院在对文化课和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是工学交替、校企结合的形式,学院负责教学,与学院合作的企业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和技术、操作培训。学生各学科的考核分为平时考试和*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考评。英国的高职院校一般设有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术评议会,实行“三权分立”的教学管理体制。学院的行政工作由副校长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日常工作由学术评议会负责(学术评议会是学校学术活动的很高管理机构)。英国职业教育制度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非常灵活,采取多种形式,让不同职业、学历、生活条件的人都能得到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高职院校的主体模式;另一种则是附属于大学职业教育部的职业院校。澳大利亚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采用的是“研办分离”的运行体制,学院建立教育医生委员会,负责教学研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制度的研究和完善,为学院的教学实施建立规范和依据;学院则负责按照委员会制定的研究制度实施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澳大利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比较灵活,办学方式也多种多样,教学以适应社会各行业需要为重点,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能满足个人才华发展、技能不断提高的需要。日本的短期大学相当于中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设有评议会,负责高职院校的立法和监督。私立短期大学设有董事会,校长由董事会任命。短期大学重点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讲授和研究高级专门技艺,学制一般为2-3年,学生毕业后可获得相应的学位,还可以申请进入本科大学3年级继续学习,毕业后可以获得大学本科相关专业的学位。由此可以看出,在日本,短期大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都相对灵活,在专业的设置上也更加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在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教学和管理,使得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国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相比我国而言发展得较为成熟、先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国外职业教育法规的设立比较健全,政府会就教育教学方面的法规、政策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运行进行规范和指导。另外,国外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运行机制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教育模式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实用性,按照这些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同时,国外高职院校普遍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学院内部机构的设置,还是服务系统、资源的调配都能体现出学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一基本宗旨。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国外院校的成熟理念,这些理念和特点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促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几个独立的中专或成人教育学校合并、升格而成,管理模式存在着资源重复建设、师资及教学设施不利于共享、学校总体建设目标实施困难、办事效率与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

  (二)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合理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主要表现在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两方面。计划管理指的是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其中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的落实是主体。专业设置应当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还要配备必须的实验仪器、图书资料、实训基地等。随着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盲目扩张规模、忽视专业建设、教学计划落实不到位、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有些高职院校不顾学院的自身特点和条件,直接把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简单地移植过来,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存在随意性。高职院校比较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但这种评价还存在教与学深层的矛盾。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未将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列入学院教学活动效果评价体系中,这其实是教学评价的一个误区。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学评价应该有科学的评价指导思想才能得到合理的评价效果,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评价的过程性和客观性,以达到更好的促进教学的效果。

  (三)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科学的教学目标

  很多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目标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学院特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不利于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评估。应从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更加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一)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在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完成教学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在高职院校旧的教学管理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岗位技能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急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职院校应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机制的原因和要素,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对现有的教学制度进行反思,广泛听取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去除不利于教学管理的规定和做法,使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不仅要引入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和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还应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改进各种质量监控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对教学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与科技创新、创业等目标联系起来,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合格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加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

  高职院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针对整个学校从各个方面对教学过程做出的明确规定,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但由于各二级学院的.专业特点不同,因此,统一的制度和要求并不能真正发挥各专业的教学特点。高职院校在贯彻教学管理制度时,应该允许和鼓励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情况,对管理制度的具体细节进行补充和改进,积极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工作,吸收先进的理念,根据社会经济、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专业管理制度,如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进行修订,使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高职院校转变运行机制,加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决策权,将会大大提高学院发展速度,提高教育质量。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原则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始终将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目标,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方面转变观念,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一致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社会。为确保向社会输送满足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还应加大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通过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等方法,实现“理实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参加工作后的后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还应以就业为导向,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拓展竞赛,在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拓展就业渠道。

  (四)构建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基于政府规划、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相互沟通协调的管理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具有适应性、协调性等特征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正确处理好职教与产业、学院与企业、中职与高职等方面的关系,结合地方经济现状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确定人才培养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保证职业院校不被社会淘汰,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职业教育与产业关系密切,专业设置应直接与产业相对接,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依托地方产业的发展和需求,使其培养的学生能直接服务于地方产业的需求,并成为产业发展的潜在动力。一个地区的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具备各项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实现,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是专业与产业对接的真实写照。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定性决定了其教育资源与本科院校的不同,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我国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校企合作,没有企业资源的对接,学院无法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这一要求,教学效果也就无法达到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能使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统一,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强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促进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应开展与学历层级相对应的职业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级别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利用率,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五)加强政府对高职教育的规划和管理

  高职教育的有效发展需要各教育主体的共同协调和管理,尤其需要加强政府的规划职能,只有通过地方政府的统筹规划,才能明确高职院校、地方政府、企业等主体的职责、权限。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应将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中,围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只有校企合作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和顶岗实习的需求,实现毕业、就业一条龙的目标,不仅需要学校、企业作为教育主体进行通力合作,更需要当地政府的规划和协调。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和导向的作用,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政府的主导地位,使政府在高职院校教学体制中发挥组织、协调、引导和监督等作用,确保校企共建合作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反思论文3

  【摘要】教育发展体系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工作,传统的研究中,以静态局部的视角出发,重视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标准进行研究,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相关原理出发,对教学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发展建议。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也正在从传统的规模建设阶段向学校内涵建设发展阶段转变,推动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教育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1]。教育生态学是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和方式,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优化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生态化建设和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1.教育生态学理论分析

  教育生态学理论很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主要是将教育与生态环境相联系,根据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运用教育生态学分析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当前发展来看,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与预期效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促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实现向教育生态化的转变,这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关注的不仅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本身,还考虑了生态环境与生态要素等,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实施有效管理,很终促进生态系统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提升教学管理的效果[2]。在运用生态学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生态理论,改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转变其管理模式,实现高效管理。

  2.教育生态管理和影响生态因子分析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与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要认识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属于完整的生态系统,且该生态系统中每个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协调和发展,且每个因子都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从全局发展的角度思考,需要保证此种转换过程中的平衡,如果一个因子发生变化,其他因子也需要重组、改变[3]。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管理特征因子

  重要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育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教学设备及师资力量管理、课程教学和教学规划等,这些生态因子能有效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对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学校内部特征因子

  其一,主要是学校的教学风气、校园组织结构、各项规章制度及办学特色等,高职院校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学管理,其主要目的还是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从而保证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好的人才,因此这就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引导;其二,包括教学环节、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带来的教学效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2.3外部特征因子

  具体包括可以调控和制约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因素。一方面,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相应的教育成册等,即地方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另一方面,城市环境及家庭环境、自然环境等,都会从精神层面或物质层面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等产生一定的影响[4]。

  3.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发展问题

  3.1教学管理缺乏高职院校自己的特色

  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大部分参照的是普通高校的模式,在理论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及质量监控等方面,将教学管理工作分成一个个模块,然后根据业务流程分开展开工作,只是重视教育结果,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师生所反映的问题等,这样就使得教学管理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这与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要求不符合,因此也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很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缺乏创新意识,有的虽然有创建特色教学的意愿,但是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措施,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教学过程较为松散,对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没有实际的作用。

  3.2高等性和职业性不突出

  很多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模式,在教学中主要侧重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不够重视实践教学,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操作性不强。近些年来,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个性化,高职院校传统的学年制和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企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多层次和多方位的教学要求,而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高等性和职业性特点不突出,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新经济常态下企业发展需要。

  3.3忽视以生为本,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管理者往往忽视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平等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任务为导向,对教育管理的对象没有进行细致的划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满足很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无法进行跨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限制了其接受知识的范围。

  3.4网络信息技术及新媒体发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也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应用,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共享性及虚拟性等特点,也不断增加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因此受到很多学生的青睐,但是这也给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学生可以借助媒体及网络等获得各种信息资源,往往忽视了课本知识的学习和书籍阅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愿育人交谈,削弱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4.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措施探讨

  新的教育发展时期,面对企业和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要积极探讨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质量[5]。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要对校内外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并协调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生态因素,通过优化教学管理的流程,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学生为本,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建设具有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4.1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要着眼于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教学管理分离的状态进行分析各评价,对各工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梳理,建立有效监督和制约机制,从而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行多方位的监控,保证将工作与教学管理制度等向对应,强化教学各环节的岗位责任,保证教学管理更滑规范化和科学化。

  4.2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人才建设

  高职院校的教育需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保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教育生态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新的发展形势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协调,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将高职院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化和具体化,科学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突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优化教学资源,形成整体合力,促进教学管理的不断提高[6]。

  4.3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可采用案例教学法等,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加强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缩小学生自身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

  4.4做好生态调控,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生态学研究中,生态环境对学生有利的话,我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教育者要通过群体动力学等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学生群体的发展,及时处理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语综上所述,基于生态学视角下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进行分析,需要结合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需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完善人才培养的方案,不断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正江.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xx,01(03):17-19.

  [2]丁小燕.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xx,12(11):10-12.

  [3]赵德良.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xx,05(09):30-31.

  [4]熊景强.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xx,20(11):5-6.

  [5]邱吉.谈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03(05):35-38.

  [6]杨昭敏.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教师,20xx,29(02):21.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反思论文4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职业学校工学模式结合管理下的教学水平,阐述了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教学计划的共同制定和实施,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构建多方参与、专业和完善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工学结合管理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学管理;探讨

  一、采用工学结合方式的优点

  1、将工学结合引进到高职教育的模式中,有许多的优点。很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通过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因为只懂理论知识并不能更好的工作。所以,学习安排学生进行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2、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通过采用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操作的能力。现在有许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不清楚自己会什么。其实,准确的说什么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缺乏实践,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所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还可以对社会尽早的了解。通过实践,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和员工相处。还锻炼了学生的办事能力,对学生的性格的培养也有很大影响。学生通过更早的接触社会,可以让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学生制定成长计划。3、有利于学生制定职业目标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制定职业目标很有帮助。因为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对这个行业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职业计划。这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工作,有利于学生实现自己价值。

  二、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1、应该加强思想转变,使思维具有创新性。

  2、资金供应渠道单一,教学资源供应短缺。

  3、学生的地位和他们的专业不匹配。

  4、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之间有冲突。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

  1、加快教学改革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础,被认为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工学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的思想上进行了总结,通过增加学生的实践来更好的教育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主有以下几点。*一点:老师不能固步自封,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需要老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通过采用更好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第二点: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要求提高老师的思想。加强对教育的改革,争取可以做到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2、完善管理机制

  只有把学校和公司的合作落实,才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一点:在学校应该有专门负责的人员。不仅要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还要找到合适的公司,让学生进行实践。这才能落实工学的教育方法。第二点:就是针对现在的教育方法进行改革。根据当前的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一定要对全面的落实工学教育。这样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促进资源优化

  要想做好工学的这种学习方式,很终重要的是做好资源的充分利用。学校应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争取可以不浪费每一份资源。学校应对市场有所了解,要对市场的变化有一定的掌握。要通过后设立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与市场相适应。资金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所以学校也不例外。学校如果想要发展,就要有充足的资金。所以,学校应该增加资金来源的方式。要做好与企业合作的工作,争取可以多增加几个企业,增加企业的投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在以前的教育中缺点有很多,主要是太单,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加强转变。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合适的教育方案。在学校的改革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工学这种模式会促进教育模式的进步。但是,由于应用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学校要通过经验的积累,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改变时,一定要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使它始终都具有灵活这一特性。对教学的知识进行改变时,应当要满足学生和企业的要求。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离不开老师的进步,这是提高教学的基础。只有老师的教育思想得到改变,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这种模式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对老师的要求有所提高。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育方式进行改变。

  四、总结

  工学的教育模式,促进了高职学校的发展。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我们要落实这个教育模式。通过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但是我们*的教育发展的并不成熟。所以我们要想实现工学这种模式,还是要经过不断摸索的。在摸索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市场的变化,使这种模式具有灵活性,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参考文献:

  [l]柴蓓.探析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xx,02:80-82.

  [2]林小星.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的要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xx,05:100一103.

  [3]张会军,陈锋,许珍.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xx,35:143一144.

西安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办法

西安难治性癫痫有哪些治疗技术

西安难治性癫痫大发作的治疗

西安难治性癫痫病治疗方法

西安患有难治性癫痫要怎么样治疗

热门栏目